6163am银河线路 >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经济参考报:软硬兼修 中国企业闪亮世界舞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国有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当前,“1+N”政策体系已经成型,国企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节点,让我们在回顾国企改革历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砥砺前行,下更大力气推动各项国企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开拓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图为2014年4月27日中国铁建中土集团的工人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进行亚吉铁路先期铺轨作业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刘渝 摄)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也开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幕。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以央企为首的中国企业砥砺前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全方位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从白手起家承接全球制造业,逐步走上自主研发、创新突破的国际化经营之路。

“走出去的中央企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成为联结中外的重要渠道,中国车、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等走出国门、享誉海外。”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2018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表示。

生命坚守 诠释央企担当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这是海外石油人用生命诠释担当、维护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真实写照。”在12月12日举办的“2018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一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油”)长期驻非洲的元老级工程师,回忆起2013年在南苏丹武装冲突中历经枪林弹雨的故事。正是当时这23名中国石油员工在战火中的坚守,增进了南苏丹政府对中国政府和中国石油的理解信任,提升了中国石油的品牌形象,为之后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讲述者就是中国石油尼罗河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杰,他1998年10月离开国内大学副教授的岗位,响应中国石油“走出去”的号召,参加了海外油气项目合作的建设,没想到一干就是20多年。

王杰的故事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央企人在海外拼搏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中国石油在非洲的苏丹、南苏丹、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合作开展油气投资业务,通过合作共赢帮助资源国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通过促进当地就业、加强培训,为非洲石油工业培养了全产业链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修建学校、捐建诊所,以真诚赢得了项目所在国人民的信任。

共享共赢 铸就友谊桥梁

中国企业互利共赢的理念、持之以恒的努力,不只在非洲赢得了友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样获得了认可与尊重。

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最大的供应商,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车”)是中国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中国中车产品遍布全球六大洲,105个国家,全球83%有铁路的国家都在使用中国中车的产品。

“2014年以后,中国中车已经进入了美国的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等市场,并且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春田市和伊利诺依州的芝加哥市新建了制造基地。”中国中车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总经济师高亢介绍。

高亢还用两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中国中车如何在海外建立企业形象。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市,有一座103年历史的老红房子,根据最初的规划应该拆除。经过调查发现,这座老房子是美国西欧电器的老厂房,寄托了当地7000多人的回忆,很多家庭祖孙三代曾经在这里工作。中国中车决定修改规划并对老房子做修缮处理,此举赢得了当地居民的赞赏。

在波士顿,中国中车保护了一座有113年历史的大桥——朗费洛大桥。这座桥的一端连接着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另一端连接着顶尖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朗费洛大桥也被称为红线桥,因为美国的第一条地铁——红线地铁从桥上经过。

2014年10月,中国中车中标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共284辆地铁车辆。按照合同的要求,红线地铁的设计空载重量为36吨,但是设计师勘测时发现,这座桥的承载能力也只有36吨。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重建架构桥梁,但是为了保护当地的这座百年大桥,中国中车主动提出更改设计方案,运用80余项减重举措,最终将车重控制在33吨,这在同行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我们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功地保护了原汁原味的美国大桥。”高亢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质量品质是赢得尊重的根本。中国的产品和技术已经收获并且还在收获更多的肯定。”

软硬兼修 培育一流企业

“改革开放40年,中央企业‘走出去’在硬实力方面取得了不小进步,截至2017年底在境外共有各类单位10791个,分布在185个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超过7万亿元,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翁杰明说,“做得好”是“说得好”的重要基础,“说得好”是“做得更好”的助推器。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更在改革开放中进步成长,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企业在“走出去”中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树立企业良好海外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40年来,立己达人,共谋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升。中国企业是国家经济、文化、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在‘走出去’中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建国认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化道路上不断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气质和颜值,用企业好形象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赵磊表示,中国企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还要“走上去”。

“‘走出去’容易,但我们不能止步于这个层面,要‘走进去’,要在标准、技术、品牌、知识产权这些高附加值方面实现软连通,真正走进国际市场。比‘走进去’还难的是‘走上去’,把中国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在国际上形成价值共振,从而最终实现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赵磊说,通过引导企业“走出去”实现“走进去”和“走上去”,真正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

翁杰明还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海外形象建设的基础工作。新时代的中国,是更加繁荣发展、开放自信的中国,是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中国,也是国际舆论高度聚焦、密切关注的中国。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把合作共赢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经营活动、每一个合作项目,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要通过传播企业与当地各方互利共赢的发展成果,来更好诠释中国坚持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价值追求,更好传递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

“下一步国资委将加强海外舆情工作,一方面,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强与央媒、央企合作,完善舆情收集分析体系,坚持一国一策,加强分类指导,为‘走出去’中央企业海外形象建设工作提供积极支持。”翁杰明透露,“另一方面,将积极调动和发挥好中央企业积极性创造性,探索建立起由部分央企牵头、分国别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由一家中央企业牵头负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整合企业海外形象建设资源,统筹策划有关活动,形成工作合力,发挥集成优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