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8年,虽然中国对铜的消费在放缓,但是中国铜消费依旧有着庞大的消费基数,中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原材料的支撑,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铜表观消费将达到1350万吨,因此铜依旧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018铜工业大事回顾
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8年1~10月,我国铜冶炼、铜矿山和铜加工产品产量保持增长,但增速均有所回落。其中,铜精矿含量同比增长1.26%,精炼铜产量739.33万吨,同比增长10.58%;铜加工材产量1391.24万吨,同比增长11.23%。
铜加工行业实现利润有所下降。2018年1~10月,1593家规上铜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1.55%,占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的23%。其中,铜矿采选企业实现利润57.37亿元,铜冶炼企业实现利润102.99亿元,铜加工企业实现利润103.11亿元。铜加工企业百元收入中成本费用高达98.97元,同比增长0.74元。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利润较为可观,比如8μm电解铜箔加工费达到5万元~6万元/吨,毛利率水平高达28%~35%,6μm电解铜箔加工费达到约8万元/吨,毛利率水平大幅高于8μm铜箔产品。总体来说,2018年,国内铜企业营收和利润表现为铜矿采选优于铜冶炼,铜冶炼优于铜加工,其中1~9月铜矿采选和铜冶炼利润同比增长15.51%和2.13%,铜加工同比下降4.10%。
废铜进口受限制,进口精炼铜数量同比大幅增加。据海关数据统计,2018年1~9月,中国进口精炼铜279.4万吨,同比增加17.8%;进口铜精矿同比增加19.28%至1499万吨。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明确表示“废七类”禁止进口。2018年6月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进一步部署,明确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和路径。此外,中国自2018年8月23日对来自美国的铜废碎料加征25%的关税,宣告基本禁止从美进口铜废碎料。由此,2018年中国进口废铜审批额度下降84%,上半年废铜进口下降38%。2018年从美国进口废铜量仅为2014年的65%。2018年前三季度,再生铜原料进口量为178万吨,同比下降35.9%,进口数量明显减少。由于部分企业提前在海外布局将“废七类”转换成“废六类”再进口,致使2018年的进口废铜平均含铜量大幅提升。禁令完全实施后将影响废铜拆解类企业,其次是国内较低品位废铜需求的冶炼厂。但国内废铜市场发展迅猛,每年的回收增量都在10%以上,将弥补进口废铜的短缺。
全球精铜供应过剩量略有增加。2018年1~10月,国内大型铜精矿厂商劳资谈判大都平稳结束,年内在较低的干扰率情况下铜精矿供应相对宽松。铜精矿加工费维持年内相对高位增加了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国内新建冶炼产能也在陆续释放中。2018年1~7月,全球铜产量同比增长4.5%,精炼铜产量增加50万吨,主要是来自智利和印度尼西亚的增长贡献。而消费端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特别是国内经济呈现一定疲势,作为全球铜市最大消费国,国内铜市需求增速大概率放缓,极大制约了全球铜市需求增长贡献,导致供应过剩。精铜供需也有小幅过剩。
铜行业重点发展区域出现变化。目前,我国铜矿分布由原五大基地为主,逐渐扩展到向西部地区延伸,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铜冶炼行业除了在四大资源基地分布外,在沿海地区(山东、广西)的比重也在加大。铜加工行业分布部由发达省份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和上游生产基地转移。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其中一枚纪念币正面图案为国徽,背景图案为牡丹花、飘带和礼花,面额为10元,直径为27毫米,材质为双金属铜合金,引发全民收藏热潮。
铜和改革开放的关联,不仅仅体现在一枚精致的纪念币上。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4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成功实现了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产品短缺到产量、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的转变,从主要技术依赖进口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转变;40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2018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下,中国铜加工业仍然呈现出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发展的态势。
40年间,我国铜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生产工艺水平大幅提高,拥有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装备技术,逐步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的新格局。
从1991年我国精炼铜产量56万吨,铜矿产量37.11万吨,再生铜产量18.89万吨,到2002年我国精炼铜产量163.25万吨,铜矿产量125.22万吨,再生铜产量38.93万吨,为铜行业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8年我国精炼铜产量377.9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消费量占全球的27%,成为世界铜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到201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全行业砥砺奋进、铿锵前行,努力推进产业发展由大到强,在总量规模、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国际影响等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为实现有色强国梦积累了坚实基础和丰富经验。铜产业总量规模稳步提升,影响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铜矿山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铜储量(工业+远景)为5574.3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946万吨,远不能适应我国工业化时期的需求。
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铜矿山勘探、装备及开采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铜矿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8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查明铜矿资源储量为10607.75万吨。
随着有色金属矿业进入市场经济,特大型铜矿从无到有,如德兴铜矿、冬瓜山铜矿、紫金山铜矿等等。近年来,玉龙铜矿、驱龙铜矿、甲玛铜矿、多龙矿区、普朗铜矿等越来越多的大型铜矿浮出水面。
目前,我国铜工业快速发展,企业综合实力增强,获得境外铜矿山资源取得了较大进展。有色行业是我国“走出去”发展的践行者之一。有色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使我国铜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目前,中国海外铜资源9000万吨,矿山铜产能176万吨,几乎接近国内产能。截至2018年,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刚果(金)Tenke项目,实现产铜20.4万吨,产钴1.6万吨;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秘鲁拉斯邦巴斯项目,2017年产达到45万吨金属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刚果(金)卡莫阿项目,整体资源储量达到3600万吨,平均品位高达2.8%,预计2019年投产,一期40万吨金属量,2023年二期80万吨金属量;2019年,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项目或将正式投产。
铜冶炼整体实力大幅提高
1978年,我国粗铜产量仅为20.4万吨,主要粗铜冶炼企业12家,主要生产工艺环境污染较严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有精炼铜厂64家,电解铜产量29.89万吨,大部分精炼炉采用重油还原,但仍有部分企业还在采用插木还原工艺。限于生产技术水平,当时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且部分污染物无法处理,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铜冶炼是我国有色金属的重要产业,随着铜矿资源成分日益复杂,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开发清洁高效铜冶金方法是铜冶金工业的发展方向。传统的火法炼铜由于冶炼效率低、能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正逐步被现代强化熔炼工艺所取代。在炼铜技术发展方面,历年来,江铜贵溪冶炼厂、云南铜业、大冶、中条山、祥光等企业,先后引进和消化创新了Outokumpu闪速熔炼+K-O闪速吹炼、Outokumpu闪速熔炼、Isasmelt炉熔炼、Ausmelt炉熔炼、氧气底吹炉熔炼、氧气侧吹炉熔炼、旋浮闪速熔炼、底吹连续吹炼、侧吹连续吹炼等冶炼技术装备。
目前,我国铜冶炼工艺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长足进步,全新的冶炼工艺更是异军突起,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格局。
工艺技术的突破,也带来新一轮产能的扩张。2018年,中铝东南铜业有限公司、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邦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矿业青海铜业有限公司、山东烟台国润铜业、广西南国铜业有限公司等铜冶炼项目陆续投产。截至2018年,中国铜精炼能力接近1200万吨,全国约有90%以上的精炼铜产能达到规范条件,单个企业规模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相较于上下游产业,铜冶炼的技术创新成果更加显著。2018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目标任务是重点行业包括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冶炼业(铜、铅锌、锡、锑、汞、镍钴)等,为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的区域,严格执行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此外,国家还提出对铜冶炼企业实施转炉吹炼改造的要求。2018年,我国铜冶炼技术进步显著,在铜冶炼技术方面基本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铜加工产业确立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铜加工业生产水平和装备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精度不高、品种较少、生产率低。20世纪70年代,我国铜加工企业160余家,1978年,我国铜材产量18.2万吨。总体装备技术基本上低于同时期国际水平,不仅成品率低,产品精度也与国外同行差距较大。
经过40年的艰苦努力,目前我国铜加工材品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产品、新材料开发成果显著。2018年1~10月,我国铜加工材产量1391.24万吨,同比增长11.23%。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铜加工材制造中心,是推动世界铜加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铜加工材品种多、规格全,已建成完善的标准体系,技术、装备、工艺、质量总体达到国际水平。其中铜管世界领先,棒线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板带箔正与先进水平缩小差距。
截至2018年,中国铜及铜合金牌号总数量已达317个。空调与制冷用铜管标准得到了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认可和采用。中国铜加工相关专利数目达4386件(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占全球专利数的43%,近几年中国铜加工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每年还在稳步上升。企业品牌建设方面,形成了金龙、海亮、楚江新材、兴业铜业、金田、博威等国际知名品牌。
2018年,全国铜材全年累计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是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广东,其产量占比分别为18.04%、15.12%、14.59%、13.92%、13.43%,这5个省份的累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09%。在铜消费下游浙江宁波、绍兴形成了铜板带、铜管、铜棒的生产基地,宁波市聚集了众多国内知名的铜加工企业,安徽芜湖有楚江新材、众源铜业、鑫科铜业三家国内仅有的铜板带上市公司。在上游铜冶炼安徽铜陵、江西鹰潭、湖北黄石、山东东营、聊城等区域均建设有铜加工材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铜线、管材、板带等。2018年,随着空调厂家向中西部迁移,金龙、海亮、金田也均在重庆布局了铜管生产基地。铜加工产业出现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此外,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国内兼并重组已拉开序幕,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电解铜箔投资出现过热趋势,产能扩张迅速,加工费持续下跌。2018年上半年就有12家企业新增了电解铜箔产能,合计约8.1万吨,2018年下半年有6家企业新增电解铜箔产能3.3万吨。预计2019年及以后还将有28.6万吨的产能规划建设。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铜板带、铜箔处于国际“跟跑”加“并跑”阶段,铜棒和杆线属于“并跑”加“领跑”阶段,铜管属于“领跑”阶段。铜加工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更加迫切。2018年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一方面,铜加工产业仍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大而不强”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环境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大,创新能力不足、投入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国务院成立了由23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从加强统筹协调、聚焦发展重点、完善平台建设、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部署了工作重点,中央和地方都在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继往开来铜产业需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2018年,虽然中国对铜的消费在放缓,但是中国铜消费依旧有着庞大的消费基数,中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原材料的支撑,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铜表观消费将达到1350万吨,因此铜依旧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019年,中国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依然很艰巨:铜冶炼产能扩张的步伐过快,产业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驱动仍然是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新发展动能集聚不足,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产业绿色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同时,国际产能合作、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扩大应用等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铜作为功能性材料,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功能材料。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发展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过去,行业发展把做大规模放在重要位置,使中国铜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集中度迅速提高。从当前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看,铜产业要适应新时代,不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就必须走智能化、个性化制造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竞争力。受发展水平约束,过去企业主要关注的是产品质量、性能,对生产、消耗等铜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关注度不高。但随着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能够在铜全生命周期中做到最大程度资源利用,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扰动,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等,这种全程采用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生产企业,不仅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其产品也会更具备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讲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在过去十多年里,全球大宗原材料新增需求中,中国占据绝对控制地位。先期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渐和矿产资源的消耗脱钩,其需求量呈现稳定乃至下降的趋势。而新兴市场经济体由于体量较小,尽管需求增长速度快,但数量不多。因此许多矿产资源全球市场的新增需求量中,大约70%~80%均是由中国贡献的。可以说,中国拉动了全球有色金属市场,中国的市场变化牵动着整个有色金属价格的走势。但现在这种拉动效应正在被弱化,全球市场正在寻求新的消费增长点。